螢光色的一生
科學的靈感,從何而來 ? 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之一查爾菲 (Martin Chalfie),近日在港大分享他的科研之路。他說要有無盡的好奇心,更千萬不要低估看似無用的知識。
1989年,查從水母提取綠色螢光蛋白(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: GFP), 成功轉殖到大腸桿菌中。這項研究非同小可,因為大多數蛋白質都是無色透明的,並且微小得連顯微技術也難以觀察。但通過GFP與不同物種的蛋白連結,成為一種螢光報道基因,讓科學家實時追蹤細胞內目標蛋白的轉變。這對日後研究癌症、腦退化、愛滋病等起了關鍵作用。
查的創獲,原來是有賴下村脩畢生對生物發光的着迷。下村生於1928年,經歷二戰,親睹原子彈爆發。1955年在名古屋大學當實驗室助理,研究海螢火蟲。這名小小助理的研究, 後來得到普林斯頓大學F. Johnson教授的賞識,獲邀到美國研究水母為什麼能發光。他在1961年發現了水母細胞的GFP,但這個發現却沒有引起很大的迴響。水母綠螢光, 美則美矣,但美麗何用?但下村毋失毋忘初心,花了19個夏天從東岸走到西岸,平均每天要處理3000多隻。他在普大20年,卻一直只是個博士後研究員。約30年後,這世界才看到GFP光芒的「用處」。 再過20 年,下村80歲,終與查和錢永健同獲諾貝爾化學獎。
下村畢生低調,不求聞達。他曾說:動物身上的螢光幫助他跨越黑暗的童年,螢光令他相信總會找到所要的夢。
但你、我又會否支持這看似無用的螢光夢追尋呢?
明報 《法政隨筆》
29.8.2024